成人重症肾病学中的10个错误观念
离床医学,站内指引, 点击进入,更多资源! |
---|
重症行者翻译组 李喜元译
1、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损伤(AKI)的主要组织病理学表现
尽管缺乏广泛的组织学资料,急性肾小管坏死(ATN),一种缺血性损伤后的组织学模式,被认为是任何形式AKI的最常见原因。这种观念,源于以往创伤患者活检中观察到的ATN。然而,ATN在AKI中并不常见(见图 1),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再灌注后、长时间热缺血的形态学变化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危重患者AKI是脓毒症和大手术的并发症。在这些情况下,ATN是不常见的(有限的和稀少的)。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,AKI发生机制归因于其它非缺血病理生理机制。
2、肾脏血流减少是脓毒症发生AKI的主要原因
通过肾脏缺氧机制引起肾脏低灌注,被认为是脓毒症中AKI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尽管肾血流量(RBF)很难在人体内进行研究。但是,来自高动力性脓毒症动物模型的数据显示,AKI发生在RBF增加、且肾转运障碍(肾血管舒张)的情况下。人类脓毒症可用的数据有限,且常常不可靠。在许多情况下,在脓毒症期间,RBF与肾功能无关。高动力性脓毒症期间RBF增加,与脓毒症性AKI中ATN并不相匹配。此外,即使在RBF增加的情况下,微循环功能障碍(氧分流和毛细血管密度降低)和对肾小管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的炎性介质(细胞因子,趋化因子,补体片段)的滤过,有助于引起肾功能障碍。
3、少尿患者总是推荐给予快速补液
在血液动力学优化治疗过程中,为了改善低血压、低灌注和少尿,通常向ICU患者给予补液。继发于肾灌注受损的肾功能衰竭,以往被定义为“肾前性AKI”,如今已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严重缺陷的病理生理学概念。事实上,由于心脏前负荷不足(即血容量不足)或心脏功能受损(即心力衰竭,HF),肾脏低灌注可继发于肾动脉血流减少。这两种情形,以肾灌注不良为特征(理论上定义为“肾前性”),在一个关键点上存在不同:一种有液体反应性[即在快速补液后,心输出量增加,而中心静脉压(CVP)不是一个好的预测因子],而另一种情形则无液体反应性。相反,在一些情况下(例如,舒张性心力衰竭或右心室衰竭)给予补液后,CVP增加,可能通过全身性静脉淤血(淤血性肾衰竭)而使肾功能受损。当淤血存在时,使跨肾压力阶差降低,快速补液和液体正平衡是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预测因子。因此,在开始液体治疗之前,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,CVP可能对临床医师怀疑静脉淤血、触发AKI有帮助。快速补液不应该是应对AKI,简单的、“一刀切”灵丹妙药。
4、平均动脉压是AKI患者首要的血流动力学目标
尽管大规模的随机试验建议,在脓毒性休克患者,为了保证器官灌注,液体复苏后平均动脉压(MAP)目标为65 mmHg 。但是,几乎没有证据表明MAP能充分代表肾灌注。已经证实,就灌注压而言,舒张期灌注压(DPP)(以舒张期动脉压(DAP)-CVP来计算),与AKI的发展相关。低DAP,高CVP 和低平均灌注压(MPP=MAP-CVP)与脓毒性AKI相关,而MAP与其AKI无关。CVP升高和/或DAP降低,似乎是肾功能障碍的关键决定性因素。而且,DAP的改变被认为与血管张力的改变相关。有鉴于此,由于DAP降低与AKI有关,升压药可能是AKI预防/治疗适合的考虑。
5、AKI后肌酐水平恢复意味着肾脏完全恢复
从AKI中完全康复,根据KDIGO标准,常常定义为:血清肌酐(sCr)低于AKI的阈值。该定义有重要的局限性。基线sCr,需要从以往慢性肾脏疾病中区分出哪些是未恢复的AKI患者。急性疾病之前、或者用公式进行反向推算的sCr可能是不准确的。入住ICU,SCr经常被容量复苏所稀释。肾小管分泌的肌酐,也受药物影响,可能导致高估肾小球滤过率。最重要的是,sCr受肌肉质量和蛋白摄入量、肝脏疾病和横纹肌溶解的影响。尤其是,ICU停留时间延长的患者,其肌肉含量常常减少,导致sCr值与实际测得的肌酐清除率之间存在显著偏差。
6、体外高血流速治疗导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性
体外治疗(ET)可能以不同方式影响血流动力学。用患者血液灌注体外循环管路,而不补充液体会引发相对的血容量不足。净超滤率超过血管内再充盈率会导致血容量不足。ET期间,血管活性药物稀释/清除,可能降低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。间歇性血液透析过程中,血液渗透压的突然下降已被证明是血液动力学恶化的危险因素。由于血液在静脉-静脉闭合回路中运行,因此血流速不会造成血液动力学不稳定。在稳定状态下,机器抽吸的血液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回输给了患者。
7、颈静脉是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佳径路
根据KDIGO指南,右侧颈内静脉(IJV)应该是肾替代治疗(RRT)的首选通路。导管经右侧IJV,进入右侧头臂静脉及心腔-心房连接处,其通路短而直接,似乎有最好的流变性能。导管经左侧IJV,可能具有弯曲的形状,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右心房:流动性能(特别是当从左头臂静脉抽吸血液时)可能是不充分的。然而,床边实践和一些现有的文献认为,在非肥胖患者中,RRT经股静脉插管在感染、功能障碍或副作用方面,与经右侧IJV插管相似。
8、废液量等于ET剂量
当小溶质的筛选系数等于1,且透析过程中发生透析液饱和时,仅在后稀释连续静脉-静脉血液滤过(CVVH)和低流量连续静脉-静脉血液透析时,废液量等于治疗剂量(或清除量(K))。在所有其它情况下(间歇性血液透析或缓慢延时性透析,预稀释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),以及分子量高于500 道尔顿的溶质,以上“废液量等于治疗量”的描述不正确,废液量可能高估交付治疗剂量。此外,RRT剂量的概念应该包括“瞬时清除量(K)”和所用的有效治疗时间。实际上,停机可能造成处方剂量和交付治疗剂量之间的不匹配。
因此,基于废液流量(即30ml/kg/h),稍微提高处方的RRT剂量,这样实际的交付患者的目标剂量就更容易实现(即20ml/kg/h)。
9、ET是脓毒症的“治愈”手段
虽然有一些阳性的实验观察结果,但是没有临床试验显示,ET对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有显著的影响。清除“坏”溶质(介质,细胞因子等),恢复内在环境是各种ET的理论基础。然而,病原体、宿主及其两者相互作用的巨大异质性,可能解释了在普通人群中难以找到一种有效的ET。不同的技术,应该适应精准医学的特定患者。然而,除了内毒素外,通过ET清除炎症介质仍然完全是非特异性的。非选择性清除介质(可能是好或不好)的不利影响,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。而ET只能被认为是“辅助疗法”,旨在影响脓毒症期间的免疫系统,抗生素治疗和感染病源的控制依然是脓毒症治疗的基石。ET控制酸中毒和液体平衡,可能是ET治疗脓毒症合并无尿患者的主要临床指征。在存在不受控制的感染源的情况下,最有效的ET将永远不会有效。
10、我想把无尿患者的RRT治疗停掉:让我们停止治疗,给予输液,并给予大剂量袢利尿剂
当严重AKI的危重患者,其由ET支持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时(如,不再需要升药支持,不再需要机械通气支持,且温度、实验室分析正常),无尿仍然可持续。由于从来就没有有效的透析停机协议,对AKI进展为慢性肾病的关注,是一个大问题。在临床实践中,可以看到一些“强制”恢复尿量的尝试。事实上,肾脏恢复没有一个特定的“最后期限”,也没有可用的治疗策略。唯一一篇有关中断ET治疗的研究,是来自ICU回顾性研究,结果表明,自主尿量恢复(透析期间),在无利尿剂情况下尿量超过400ml/天,停RRT12h内,2h肌酐清除率在23ml/min以上,24h尿肌酐排出量(尽管应用利尿剂)至少5.2mmol。在RRT停机方面,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加以阐明。
好文推荐:
关于呋塞米的10个传说(10 myths about frusemide)
从5个病例总结结核性肉芽肿CT特征:支气管树爬行征(图文结合)
6个视频合集:广州医呼吸影像手把手系列课程-胸部X线/CT判读
这也太全了吧:新冠病毒100个感染防控流程(收藏,附百度网盘)
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| Science时隔16年再发布最新版
县级转入的2个病例,确诊后都放弃治疗了?如何避免漏诊+误诊?
点击阅读原文,进入指南共识专辑。